透水混凝土路面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
1 min read生态透水混凝土地坪以其环保、能预防地面沉降、保护地下水资源、降低热岛效应的优势,在世界各地开始广泛使用,从而使我们生活的城市变得更生态、更环保、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空间。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建设海绵城市的进程中,彩色生态透水混凝土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,接下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以下五点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设计要求。
一、设计原则和规定
1、彩色透气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结构组合、材料组成与厚度确定。
2、结构层一般由面层、基层和垫层组成。
3、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土基条件和使用要求,选择适当的面层材料、透水性混凝土基层材料和水温稳定性好的垫层材料,以保证路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透水性能,当路床下为粘性土时应设置保水垫层。
4、对人行步道,自行车道等轻荷重地面,设计面层厚度宜不低于 6cm,在停车场、广场等中荷重地面,面层厚度不低于10cm。
二、基层要求
1、用于彩色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材料除应具有适当的强度外,必须有较好的透水性。基层材料可采用透水性好的级配砂砾、级配碎石或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。
2、当采用级配碎石基层时,碎石的粒径应小于0.7倍的基层厚度,且不应超过53mm。
三、垫层材料
1、应具有较好的保水性,在土基水温状况不良时,用以改善土基的水温状况,提高路面结构的水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。
2、垫层一般采用天然砂砾,为便于碾压,砾石粒径宜采用60mm。垫层的压实度(重型击实标准)应不低于95%。
四、面层要求
1、面层应具有适当的强度,并应平整、坚固、耐磨、较好的透水性。
2、因成本考虑,可将面层分二层设计,即表层制成彩色透水层,厚度一般为3cm,下层制成素色透水层。
五、路基技术要求
1、路基必须密实、均匀、稳定。
2、路槽底面土基回弹模量值宜不小于200MPa。
3、土质路基压实度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,压实度不低于90%。
4、若路基土为不透水的粘土时,可将路床底一定深度内的土基进行换填处理,换填深度可根据换填材料的渗透系数、降雨强度等计算确定。
5、地下水位或地表水位较高,路基处于潮湿状态时,或者路基为透水性差的粘土或亚粘土时,可加设隔离层,将面层渗透的雨水进行收集或将其排至路基以外。
6、考虑到原有人行道板砖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垫层,为减少破碎、换土的工作量,可采用钻孔或开槽的方法,提高基层的透水性。
7、路基表面应平整、坚实,具有规定的路拱和符合设计要求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,其平整度和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8、路基必须用压实,如发现过干、表面松散,应适当洒水,如土过湿,发生“弹簧”现象,应采用挖开晾晒、换土、掺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。
9、路基表面上的低洼或坑洞,应仔细填补压实,搓板、辙槽处应刮除,松散处,应耙松洒水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。